查看: 115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族谱解读

[复制链接]

4

主题

5

帖子

4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曾氏初谱序》原文:
        家谱之修自今修也。
        虽然《匪作》也,曷为乎《不作》?《作》于唐,盛于宋,胜国诸祖集其成,式昭德音者也。今乌乎《作》哉?!
        楚徙以后之无述,何也?非略也,其在明初奉雉者可屈指数尔焉。庸赘族繁,而国运随之夫?是以阙如也。
        先君子惧祖德之不彰也,原本之不明也,传之失真也,支分派别雍睦之风杳乎莫覩也。尝读《明允族谱》引,喟然叹曰:“家谱之湮,吾子孙飘若落英乎?”鼎革,初以修辑。请时则兵祲叠告,闻者惊愕,以是遂中辍。易箦夕犹惓惓焉!

释意:
        家谱的初修工作,由我来担任主修,从现在开始修编了。
        由我主修的的家谱,虽然遵祖训属皇族改姓之谱,为让满清朝廷找不出破绽来,世系却嫁接于“南丰旁出之沱”,借船出海,粉墨登场,合族曾氏就这样应运而生。但我族又为什么要编造世系融入南丰世系之中而成为合族曾氏呢?虽我族世系记载始于唐朝,盛于宋朝,特别是在亡国之前的大明时期,《皇家玉牒》集皇家仲脉(指明太祖五世祖朱仲八后裔)诸祖先之大成,有严厉的正家之道,宗图世系昭著,家传世德详备。但南明时期,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朱聿键、朱聿鐭、朱聿锷等唐王三兄弟聿怀绍义,登高一呼,扛起“御虏”大旗,冲在明裔反清复明的最前面,率先扬名于天下,威震四海。因此,在已经改朝换代后的今天,唐藩王后裔不幸成为满清朝廷猎杀的主要对象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岂敢以真名真姓真谱示人呢?!
        从始祖公徙楚至今,没有对诸如正家之道、宗图世系、家传世德等方面描述的记录,这有何缘故呢?因为说我始祖公从江西泰和圳上徙楚、隐居邵阳之东乡太平里老君塘,当然是无奈之举的托词,并非完全事实。故所谓徙楚以后的整个大明时代,无谱根本谈不上是省略,臆断明末清初因战乱而族谱丢失更是无稽之谈。又说我始祖公三百多年前“南徙”,也是掩人耳目呀,湖广以东的江西怎么会跑到北面去了呢?用始祖公“南徙”隐喻其十世唐王三兄弟“南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嘛!这当然是一步好棋,这让我们的后代总有一天会知晓:谁是我们的原姓始祖,谁是我们合族曾氏开宗始祖,一箭双雕啊!不过,我还是想强调一下,先始祖在明朝初年当属浪尖上响当当的风流人物,他可算得上世界上盖世英才、屈指可数的极少数领袖之一哟!
       众所周知,在我大明时代,明太祖子孙呈爆炸式繁衍,庸赘族繁,至明末竟达百万人之众。
       但在国势已经江河日下的明晚期,皇族的死亡率也创了社会各阶层之最。明末起义军诛戮明室成员,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坚决、彻底。只要是明太祖的后代,不论主动投降还是被动俘获,不论立地不跪还是苦苦求生,不论拒不交待藏宝地点还是痛痛快快地献出所有财富,结果都是一样:一律诛灭。史书中涉及王府在兵锋下的遭遇,所用的词都是“尽”、“皆”、“合族”:张献忠攻占常德,“荣王宗室殆尽”。攻克重庆,蜀王朱常浩及其家人“尽杀之”。蜀王朱至澎“合宗被害”……史家总结道:“凡王府宗支,不分顺逆,不分军民,是朱姓者,尽皆诛杀。”可以说,明室主要人员在义军、清军,特别是后来满清朝廷打击下,这百万人中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活下来的皇族,一夜间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呢?这就是隐姓埋名的我们自己,惶惶不安的合族明裔。
        1659年,南唐王朱聿锷所率南明在广东的最后一支明室武装被清军围困于文村,八月城中粮尽,将士罗掘俱穷,树皮草根食尽,但南唐王部将士仍坚贞不屈,奋抗清兵,虽然山穷水尽,饿死者仍执戈缜目,并无一兵一卒叛逃。尚可喜乘南唐王之危,派遣谋士金光入文村招降。南唐王决心以死殉国,他接待了金光,又派使者去见尚可喜议降。降议已定,南唐王召集部下,分发钱财,勉励大家回乡耕田,待机而动。随后,他在三圣堂安排明裔潜逃。
        虽然南唐王为保皇根仲脉,令宗人隐姓埋名,改随曾皇后姓,赐予50字派语奉之,但他依然放心不下,惧怕以后皇族祖德得不到彰显。皇族身份因涉秘而无法大白于天下,其后裔一代一代传下去以后,久而久之,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就会丧失真实性。各支分派别对皇族团结和谐的家风本是自家的家训却概莫能知,甚至于发展到对知情者提出的质疑群起而攻之,真可谓数典忘祖,悲哀呀!南唐王曾一边浏览大明《皇家玉牒》目录,一边潸然泪下、仰天长叹:“我《皇家玉牒》在改朝换代的滚滚洪流中竟被无情地湮没掉了啊!难道说,我的子子孙孙成了从天国飘落而来的一瓣瓣孤单的落花、七零八落地散布于凄美的荒野里?”
        于是乎,趁明清鼎革的文村之战消停的档期,南唐王开始了合族曾氏家谱的初修工作,史称《聿修牒系》。他假明朝刑部尚书何乔新之手,借“仲质”之名,以南宋曾巩自喻,立德立言,写下了《南丰曾氏族谱序》这篇千古不朽谜序。恰值南唐王主持合族曾氏族谱斟酌校正时,哨兵来报文村沦陷,令他大吃一惊,因此停下了修辑。随后他藏族谱,着明服,服毒自杀。在弥留之际,南唐王依然是念念不忘他的天下奇谱!他的子子孙孙!!
        连城璧率明裔逃出后失联,黄确将军护送至广州战死,明裔散落粤地,大部分北潜入楚宝庆府。1613年10月10日出生的南唐王朱聿锷,1659年8月以身殉国,得以不辱,但其尸首葬于何处至今是个谜。

解释:
《作》:指《皇家玉牒》(原文用《明允族谱》代替)等原姓之牒
《匪作》(《不作》):指《聿修牒系》等改姓之谱
胜国:前朝。这里指大明朝
阙如:皇室。这里指明室遗裔
合族:非一族之人联合为一族
鼎革:改朝换代
易箦:临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