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尚胥里朱氏家谱整理) 朱 学 范 一部朱氏家谱,为我们朱氏后裔追根溯源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小时候常听叔公说起朱氏家史,朱家是海盐的名门望族,本支先祖曾随康亲王、大将军杰书入浙闽平叛(耿精忠叛乱),在仙霞关一带多次激战,屡败叛军,战功卓著,官至左都督,因平叛有功,皇上下诏,特颁徽章,诰授荣禄大夫,钦赐三世封诰……,叔公的讲述勾起我了解朱氏家史的渴望,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朱氏家谱,想通过家谱了解一下我们朱氏家族的起源和发展情况,但由于国家的变革及曾祖父以上辈知情人故去,家谱一直没找着。还好叔公有记事的喜好,这两年凭着叔公留下的资料我开始收集我们这一支人的情况,并做了一张大表,逐步充实补充,收录起越来越多人的资料。从县志、档案馆及网上资料查到海盐朱氏族谱现收藏于上海图书馆,经与上海图书馆古籍部联系化钱复制回了整套家谱。 这套家谱,共二十册,总计三千一百多页,约折六十七万字。卷一诰敕,祀典。卷二像赞,赞,墓图,墓志,碑,阡志。卷三列传,阃传,行述。卷四序,记,议,诗,颂。卷五至卷二十世系。卷首收有茶院府君九世孙朱熹撰《告祭茶院府君墓文》、《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序》,十二世孙朱墅撰《朱氏统宗谱序》,十五世孙朱泰坛撰《婺源茶院朱氏续谱序》,及徐让、杨简、查培继、马维翰等所撰旧序, 湛若水所撰《海盐朱氏宗谱序》、刘钚之所撰《重修朱氏族谱序》、翁同龢所撰《重修海盐尚胥里朱氏宗谱序》、尚胥里朱氏二十一世孙朱丙寿所撰《续修宗谱跋》以及凡例、目录。卷三有阮元、马维翰、查培继、陈世基等名士所撰朱氏列传。卷四有胡震亨等所撰序。 这部《海盐朱氏族谱》包括了自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婺源茶院府君朱瑰到元贞年(1295年)始迁海盐第一世祖朱顺,再到光绪十七年(1891年)入谱的最晚辈海盐第二十四世,共收录了一千年间八千多名朱氏后代,其中男士约五千一百人,女士约二千九百人。初步统计始迁海盐家族人员中先后有四百多名庠、廪生,二百五十多名太学生,五十多名贡生,有四十名考中举人,十四名进士,其中二十世祖朱昌颐为一甲一名状元,他是海盐唯一的状元。家族中先后有上百人出任知府、州判、同知、知县、员外郎、教授、教谕、训导等职。 按二十一世祖朱彭寿所著《安乐康平室随笔》中记载,尚胥里朱氏祖辈曾先后数次编修宗谱,第六世祖阅耕公朱琼于永乐二十年(1422年)首著《尚胥里朱氏支谱》。 第十四世祖子于公朱景肃一修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为康熙庚申刻本。第十六世祖人英公朱世际二修于乾隆四年(1739年)为乾隆已未刻本。第十七世祖诤可公朱思谏三修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为乾隆庚子刻本。第十九世祖虹舫公朱方增四修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为嘉庆丁卯刻本。第二十一世祖少虞公朱丙寿五修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为光绪辛卯刻本(总计共六修,首修称著)。朱丙寿是咸丰举人同治进士,一生大部时间在广东任职为广州府、琼州府及潮州府知府,二品顶戴,光绪十四年(1888年)退休回乡时年仅五十三岁。回乡后他看到朱氏祠堂多年失修门庭荒落,墓田多芜,决心独自捐资扩大重建,第二年五月即竣工,总计用金二千缗(一缗为一千文钱)。同时他见朱氏族谱已几十年未修,恐老辈早逝后生不知先代世次,许多人迁陡他方无法查考,又闻海宁同宗花园派小桃园派及吾邑白苎派宗谱均己修成,决心再捐资二千缗修谱,自光绪十五年(1889年)夏起用两年时间远近采访详加编纂,于1891年春完成。现在前几部刻本因年代过于久远不知去向,据上海图书馆所编中国家谱目录记载,1891年刻本现尚存三部,一部存北京国家图书馆,一部存上海图书馆,一部存美国犹他州家谱协会,另在太原家谱研究中心存有此谱的微缩胶卷。(2011年朱彭寿之孙二十三世孙朱鳌先生将《海盐朱氏族谱》影印件一套捐赠给张元济图书馆,现张元济图书馆也有此朱氏族谱收藏了) 《安乐康平室随笔》书中称:‘吾族分支始于十世祖之兄弟行,其相传至今者共十一支,为东溪公朱环,北溪公朱佩,后山公朱玑,可六公朱瑺,可三公朱璞,三峰公朱(fu),廷瑞公朱瑭,龙沙公朱玘,鹤溪公朱球,龙溪公朱玭,廷珍公朱珊。在阅读族谱世系表时,可看到是按此分支顺序排列。 这是一部比较全面比较典型的家谱,它包括大量的序、跋、诰敕、传、像、像赞、墓志铭、墓图、墓田、诗颂,最后是世系表,表内标明每个人的名、字、号、生卒年月、学业、科举、职业、褒奖、婚姻生育、著作和人们之间的辈份关系等资料,其实家谱就是一部家族的历史,它记录了本姓家族的起源、迁陡、发展和历史上大事,把有血缘关系的人员登录在册,一代一代连续下去,他的内容非常广泛、丰富,从家谱中可了解他们的面貌,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对社会的贡献和他们所走过的道路。同时从中还可以知道一些历史上家庭生活情况、风俗习惯、家族之间关系和人文知识,很有可读性。 我氏族谱世系可考,历代宗祖可查 从朱氏家谱资料来看,朱氏家世渊源可追溯到10世纪婺源茶院公,尚胥里朱氏是婺源茶院府君的后裔。 海盐朱氏先世系出吴郡(江苏)金陵,后一支迁安徽歙县黄墩,再迁江西婺源茶院,经有关专家考证,婺源茶院是朱瑰(小名古僚),字舜臣的居住地。朱瑰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于天福丁酉年(公元937年)离世,葬婺源县万安乡千秋里三都。唐天祜年间(公元904—907年),朱瑰奉歙州刺史陶雅之命,率兵三千防戍婺源,制置于茶院,巡辖婺源、浮梁、德兴、祁门4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天祜三年(公元906年),朱瑰受封宣、歙、池、平、苏、杭、饶、信八州观察史,于是举家迁婺源。其子孙也居于此,称婺源茶院朱氏,朱瑰为茶院朱氏始祖。迄今已有1100余年的历史。 考婺源朱氏,不愧为近古以来一门称盛的显赫宗族。婺源朱氏之所以在大多数谱牒上称婺源茶院朱氏,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完全由于被尊为婺源朱氏一世祖朱瑰的原因,朱瑰是在前任婺源制置汪武痛恨歙州刺史陶雅横征暴敛,进而组织“反叛”而被刺杀的情形下受命于危难,一方面要例行展开戍守防务,另一方面则要完成上任制置未竟的征赋繁务,即组织尽可能多的物质和赋税进贡朝庭,以制置之职巡辖婺源、浮梁、德兴、祁门四县,朱瑰作为一员武将心却很细,一方面同情老百姓的境遇,采用安抚的方法使老百姓平静下来并得以休养生息;一方面通过组织垦荒扩大种植面积、精选茶叶品种和探索管育技术等方法合理地征收赋税,深得百姓认同而被请留了下来,此后来婺源镇守的关西军兵也干脆在驻地香田垦荒种田,定居下来,并以香田稻谷飘香而闻名。适遇茶院机制在全国推行,盛产绿茶的婺源自然也在朝庭的瞩目中,况且早先又有茶圣陆羽“歙州茶出婺源山谷”的吆喝宣传,身为主政一方的朱瑰自然被授予了茶院的职衔,这也就是婺源朱氏一世祖朱瑰被尊为“制置茶院府君”最确切的依据。婺源朱氏之所以出名,还因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也出自该支。 元代元贞年间(1296年)朱顺(婺源茶院府君十三世孙),字文禧,号勉轩,任嘉兴路海盐主薄(知县的辅佐官员,相当于今之副县长),遂置家于城东闻琴桥侧,为尚胥里朱氏之海盐始迁祖。海盐尚胥里朱氏历经700多年,几经沧桑,现大多分布在武原镇城内外聚居,在县城的主要分布在闻琴桥(东门)、北大街、孟家弄、新桥路、朝圣桥西、朱家弄、寺西街,在城外的主要分布在原胥溪村、庙埭、斜桥埭、长木桥等地(古称尚胥里),还有分布在于城、通元等乡镇的,并有迁往嘉兴新篁、平湖、衢州、扬州、上海、南京、北京、广州等地的同族朱姓,更有在海外寻求发展的不计其数。由于现在人口流动频繁,许多身居各地的朱姓之人都跟老家失去了联系,甚至根本不知道尚胥里朱氏家谱这件事。我期待有更多的同族朱姓参与到这项费心力又化工夫的文史工程中来,共同来寻脉络,集资料,追思先人,启迪今生,激励后人。 海盐朱氏系盐之望族,族颇繁盛,英杰辈出 据朱氏家谱初步统计:入学为庠生廪生者四百余人、太学生二百五十名、拔贡者五十多名。中举人者四十名、进士十四名、状元一名。(在封建皇朝时代,国家选拨人才,一般都采取科举考试的办法。一个读书人(童生) ,首先要读通“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参加每年一次的县试、府试、院试,被录取的称为“生员”(即秀才) 。成绩一二等的生员,才有正式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即到省里参加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被录取的称为举人。然后在乡试后的次年,到京城参加礼部的会试。被录取的再参加皇帝主考的殿试,考取的称为进士。其中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朱氏一族就有这么多考中举人、进士,当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和家族中重视学习的风气、良好的家教,优秀的传统有关。朱氏家族历代举人、进士和状元有: 朱原贞第五世,?年举人(失考),明建文二年进士(庚辰科殿试金榜二甲第三十名)。 朱朝笏第十一世北溪公支,明嘉靖三十一年举人。 朱学颜第十二世三峰公支,明嘉靖四十年举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三甲一百九十四名)。 朱学忠第十二世可三公支,明万历十九年举人。 朱泰祯第十三世三峰公支,明万历四十三年举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三甲一百三十四名)。 朱宗文第十三世廷瑞公支,清顺治五年举人。 朱廷璋第十四世可六公支,明崇祯九年举人。 朱汤骏第十四世廷瑞公支,清康熙十一年举人。 朱亮采第十四世廷瑞公支,清顺治十四年举人。 朱挟鍭第十五世北溪公支,清顺治五年举人,顺治六年进士(三甲一百六十六名)。 朱 彤第十五世东溪公支,清顺治十一年举人。 朱铨达第十五世廷瑞公支,清康熙八年举人。 朱大龄第十五世龙沙公支,清康熙三十八年举人。 朱 琰第十六世廷瑞公支,清乾隆三十年举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二甲四十一名)。 朱以诚第十七世廷瑞公支,清雍正十三年举人,乾隆二年进士(二甲二十一名)。 朱维巍第十七世三峰公支,清乾隆元年举人。 朱宏模第十七世北溪公支,清康熙四十七年举人。 朱维峻第十七世三峰公支,清乾隆二十一年举人。 朱鸿绪第十七世廷瑞公支,清乾隆三十六年举人,乾隆四十年进士(三甲六十三名)。 朱锺赤第十七世三峰公支,清乾隆三十六年举人。 朱模烈第十八世北溪公支,清雍正元年举人。 朱大勋第十八世三峰公支,清乾隆二十五年举人。 朱正蒙第十八世东溪公支,清乾隆三十五年举人。 朱兰馨第十八世廷珍公支,清乾隆四十四年举人,乾隆四十六年进士(三甲六十八名)。 朱瑞椿第十八世廷瑞公支,清乾隆五十一年举人,乾隆五十八年进士(三甲一名)。 朱瑞榕第十八世廷瑞公支,清乾隆六十年举人。 朱鸣凤第十九世东溪公支,清乾隆五十三年举人。 朱文佩第十九世龙沙公支,清嘉庆三年举人。 朱宗城第十九世可六公支,清嘉庆六年举人。 朱方增第十九世龙沙公支,清嘉庆六年举人,嘉庆六年联捷进士(二甲四十六名)。 朱昌颐第二十世龙沙公支,清道光五年举人,道光六年进士(一甲一名状元)。 朱右贤第二十世东溪公支,清道光八年举人,道光十六年进士(三甲七十名)。 朱有源第二十世廷珍公支,清道光八年举人。 朱昌泰第二十世龙沙公支,清同治三年举人。 朱泰修第二十一世龙沙公支,清道光二十四年举人。 朱庆松第二十一世龙沙公支,清咸丰元年举人。 朱庆时第二十一世龙溪公支,清咸丰二年举人。 朱丙寿第二十一世廷珍公支,清咸丰八年举人,同治四年进士(三甲十名)。 朱仁寿第二十一世廷珍公支,清光绪二十年举人。 朱彭寿第二十一世廷珍公支,清光绪十四年举人,光绪二十四年进士(二甲十一名)。 另据家谱初步统计,有封号的: 男: 登仕郎五人,修职郎七人,徵士郎五人,文林郎三十九人,儒林郎五人,承德郎八人,中宪大夫四人,奉直大夫十三人,奉议大夫二人,奉政大夫五人,朝议大夫十一人,中宪大夫四人,中议大夫四人,通议大夫二人,资政大夫一人,荣禄大夫八人,光禄大夫四人。 (古代官制,从唐以后官阶分为九品,按照清朝的典制,文武官员分为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文官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下官员。其品级和官称为 :一品 光禄大夫 荣禄大夫; 二品 资政大夫 通奉大夫 ;三品 通议大夫 中议大夫 ;四品 中宪大夫 朝议大夫 ;五品 奉政大夫 奉直大夫; 六品 承德郎 儒林郎 ;七品 文林郎 徵士郎; 八品 修职郎 修职佐郎 ;九品 登佐郎 登佐郎。对于男士的封号,大多与本人的官职有关,不过从谱中看到有些人并无官职,而以有官职的儿、孙、侄‘贵’为受封,而且所‘贵’的人官职越高受封的等级也高)。 女:儒人五十五人,安人十八人,宜人二十七人,恭人十九人,淑人十一人,一品夫人十八人。(对于女士的封号,一般明清以来七品官的妻或母均例封为儒人,六品官之妻或母均例封为安人,五品官之妻或母均例封为宜人,四品官的妻或母均例封为恭人,三品官的妻或母均例封为淑人,二品官以上者封为夫人。) 海盐朱氏世家历史上有成就的名人很多,现选取一些杰出代表人物,简介如下: ●婺源茶院朱氏始祖朱瑰,又名古僚,字舜臣,排行21,婺源谱字良玉,又字俨,号环,生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8月15日寅时。原籍歙县黄墩。是唐宰相朱敬则之玄孙。唐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举中进士。唐天祐中(公元904年)陶雅任歙州剌史,收复婺源,(现属江西)任命属下朱瑰为制置茶院使,率领州兵3000,戌守婺源,负责巡辖浮梁、德兴、祁门、婺源等四县,征收茶赋。朱瑰受命,携带妻子儿女,从黄墩南迁,从此便在婺源定居下来,重开婺源朱氏一脉。后来,朱瑰制置茶院政绩颇佳,社会安定,民从拥戴,因而被封为大制置茶院元帅,又因原籍歙县黄墩,又被封为黄墩忠武侯。瑰公卒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17年)享年90岁,葬婺源东三里三都万年乡,(后改万安乡)千秋里(后改松岩里)边桐山,墓为丑山未向。因瑰公官任制置茶院使,故其后裔便尊称他为茶院府君,或茶院公,其家族则称为茶院朱氏。 ●婺源茶院朱氏九世孙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建炎四年(1130)生,庆元六年(1200)卒。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朱熹是先秦以来儒家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我国后期封建社会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影响较大的一位思想家。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在中国文化史上,他的学说与孔子、孟子前后辉映,世称“朱子”。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晦庵词》等。 ●尚胥里朱氏二世孙(婺源茶院朱氏十四世孙)朱铭, 字维新,号坦庵,南宋咸淳元年(1265)生,元天历元年(1328) 卒。元至大间(1308-1311),领乡荐,任潮阳县学教谕,后擢任庐陵县令。 ●尚胥里朱氏三世孙朱懋卿,字勉之,号悦山,元前至元十九年(1282)生,元至正四年(1344) 卒。郴州学正。从三世孙朱懋卿始,迁居尚胥里,始称尚胥里朱氏。 ●尚胥里朱氏五世孙朱原贞,字养正,号松居,元至正十九年(1359)生,明正统五年(1440)卒。明建文二年(1400)庚辰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30名赐进士出身,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升刑科右给事中,明成祖永乐初(1403)仕至刑科都给事中。官授詹事府少詹事,辅詹事掌统府、坊、局之政事,以辅导太子。后功成而弗居,归里作处士。 ●尚胥里朱氏十世孙朱廷和,号北溪,明成化七年(1471)生,嘉靖十八年(1539)卒。太学生,任江西藩司都事。 ●尚胥里朱氏十二世孙朱学忠,字仲显,号葵愚,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生,崇祯十三年(1640)卒。历任湖广衡州府耒阳县知县,绛州知州,敕授文林郎。纯朴不事雕饰,宗族贫者多厚施,置义田以赡族。在耒阳任职时,均里甲、平徭赋。当地民俗不知女工,教以织纴,从此湖南耒阳始知成布帛,德政至多,当地人民感之,配享于庞士元祠。 ●尚胥里朱氏十三世孙朱泰祯,字道子,号白岳,明万历七年(1579)生,崇祯五年(1632)卒。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任福建漳州府龙岩县令,调漳浦县令,擢福建道监察御史巡按,迁南京畿道御史,南京兵部车驾司主事。著有《雄文阁集》、《远人楼诗》、《礼记意评》(该著述收录进《四库全书》)等。 ●尚胥里朱氏十三世孙朱晋祯,字进之,又字昭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生,清顺治八年(1651)卒。著名中国象棋古谱《橘中秘》的作者,它“是在我国流行最广,各种翻刻版本众多,影响最大的一部象棋古谱”(屠景明等《橘梅新编》),更有象棋史研究学者认为“可称集明代全局和残局谱的大成,……对当头炮开局战术作出划时代的总结,给后时带来重大的影响,在象棋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称其为“最著名的明谱”(朱南铣《中国象棋史丛考》)。《橘中秘》的序作者是其堂兄朱泰祯,校阅者是其侄子(朱泰祯的两个儿子朱尔邺、朱景肃)。 ●尚胥里朱氏十四世孙朱鸣珂,字佶闲,明崇祯九年(1636)生,清康熙二十九年(1694)卒。任严州府建德县学训导。 ●尚胥里朱氏十五世孙朱铨达,字在三,清顺治二年(1645)生,康熙三十五年(1696)卒。随康亲王、大将军杰书入浙闽平定耿精忠叛乱,在仙霞关一带多次激战,屡败叛军,战功卓著,官至左都督,康熙帝二十三年(1684年)下诰命四道,颁徽章,特授荣禄大夫,钦赐三世封诰,诰赠铨达父亲、祖父、曾祖父为荣禄大夫,夫人、母亲、祖母、曾祖母为一品夫人。五十一岁卒于任,《清代人物大事纪年》有记载。 ●尚胥里朱氏十六世孙朱琰,字桐川,号笠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生,乾隆五十五年(1780)卒。是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先为江西巡抚幕僚,后任直隶阜平知县。朱琰能诗善画,精鉴赏,一生著作甚丰,被誉为嘉禾七子之一,著作有《金华诗录》、《明人诗钞》、《唐诗律笺》、《笠亭诗钞》、《金粟山人遗事》等。主张“学而求其实用,有裨于国计民生者”。客居江西时,留心瓷业,撰《陶说》六卷,记载当时景德镇瓷器的制作技艺及其发展历程,并考证历代瓷窑和瓷器,是我国第一部著名的陶瓷史专著,在国内外很有影响。 ●尚胥里朱氏十九世孙朱鸣凤, 字赓初,号桐雨,清乾隆七年(1742)生,嘉庆二十年(1815)卒。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举人。授湖北来凤县知县,升黄州岐亭同知,例授文林郎,晋阶奉直大夫。 ●尚胥里朱氏十九世孙朱文佩,字婴玉, 一字玉农,号彩桥, 又号小珊,晚号迟农,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生,道光二年(1822)卒。清嘉庆三年(1798)举人,为余杭教谕。工兰竹及山水小幅,善分隶。工诗,著有《春华秋实斋诗集》5卷,《诗余》1卷。《清画家诗史》、《耕砚田斋笔记》有载。 ●尚胥里朱氏十九世孙朱方增,字寿川,号虹舫, 又号慎庵、郡增,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生,道光十年(1830)卒。清朝政治人物,嘉庆六年(1801)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嘉庆七年(1802)授职编修,后历任国史馆总纂修官、会典馆总纂修官、文渊阁校理、懋勤殿编纂、云南副主考官、会试同考官、广西学政、江苏学政。道光四年(1824)大考,钦取一等一名,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加三级,充文渊阁直阁事。道光六年(1826),拨贡朝考阅卷大臣。道光九年(1829),朝考并考官学教习阅卷大臣。诰授光禄大夫,国史有传。著有从政观法录三十卷,喜刻印、有求闻过斋诗文各集若干卷。 ●尚胥里朱氏二十世孙朱昌颐,号正甫,又号朵山,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生,同治一年(1862)卒。清道光六年(1826)中一甲一名进士,是海盐县历史上唯一的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户部主事及员外郎、典试云南。道光二十六年(1846)迁山西道监察御吏、擢吏科给事中,与同僚议事不合疏论,被议降级。咸丰帝登基,起用主事,后谢病归里。海盐南乡三涧寨一带海塘久圮,他督劝绅民捐款筑石塘八十余丈,民众得以安生。后主讲敷文书院(后改名为万松书院即越剧中梁山伯、祝英台读书之地)八年,学者奉他为师中楷模。据载,朱昌颐是一位名重一时的书法大家,其作品成为时人及后人争相收藏的宝物。有人评论他的书体,继承了唐初欧阳询的遗风,并参以晋人之法,成为当时的贵重之物。海盐民间有朱昌颐给道光皇帝写扇面的传说。在老家长木桥,建有“得砚楼”一座。著作有《鹤天鲸海焚余稿》六卷、《小珊公行略》一卷、《燕游日记》等。其子燮元,道光二十年(1840)副榜,官至河南侯补道。 ●尚胥里朱氏二十世孙朱有虔,字秉如,号佐卿,清嘉庆二十年(181 5)生,他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外公。朱有虔是个国学功底厚实而又富有民族意识的学者,在章太炎九岁那年,朱有虔从海盐老家来到余杭,做了外孙的启蒙老师。朱有虔教学很严格,教导外孙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用功。因此,他仅仅只花了三年左右的时间,就把十一、二岁的章太炎训练成了一个勤学少年。在授课过程中,每当一篇一章讲完后,老先生偶然也利用剩余的时间给外孙讲些明末清初的历史故事,或者给外孙讲讲明末爱国主义思想家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的事迹和著作。章太炎后来在书中说小时候多受外公教育,对其成长影响颇深。 ●尚胥里朱氏二十一世孙朱丙寿,字笙鹿,号少虞,清道光十六年(1836)生, 1914年卒。清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任户部主事升员外郎,调广东广州府知府,又护理雷琼道,后又调任潮州府知府署潮州运同事,三品衔。著有《梦鹿庵文稿》一卷、《喻荫山房吟草》四卷等,重修朱氏宗谱二十卷,现收藏于上海图书馆。归里后,于光绪年间建私家园林(朱园),此园中间以一短垣将园林分隔前后二部份,前园主体建筑为厅堂(传说能容一百个桌面,号称百桌厅)、经楼、方亭、长廊、池塘、曲桥、水榭及竹木、山石等;后园以林木、竹类为主,小山间有枫林及梅林。抗战时海盐沦陷,朱园被日军焚毁,今仅存罗汉松一株,系百余年之古树。朱丙寿为清末海盐首富,朱园遗址即今之海盐宾馆(有意思的是海盐宾馆现主人亦是尚胥里朱氏后人)。 ●尚胥里朱氏二十一世孙朱彭寿, 字小汀, 清同治八年(1869)生,1950年卒。清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会试中进士。曾授内阁中书、典礼院直阁学士、练兵处文案委员。官至陆军部右丞、左丞。1914年曾任湖南长沙海关监督、湖北宜昌关监督等。民国初任国务院秘书长帮办等职。应徐世昌之聘,总纂《清儒学案》;著有《旧典备徴》5卷、《国朝人物考略》32卷、《皇清记事五表》32卷、《古今人生日考》12卷、《三国人生卒年月表》2卷、《述庵诗草》6卷、《古近缄范》8卷、《寿鑫斋丛记》六种、《安乐康平室随笔》6卷。朱彭寿富藏书,达数十万卷,考订成书数十种,新编《嘉兴市志·藏书家》有朱彭寿传。 ●尚胥里朱氏二十一世孙朱泉徵,字小莲,号斗泉,又号珊云,清道光六年(1826)生,光绪十二年(1886)卒。候选直隶州州判,例授徵仕郎。清代书画家, 工书, 善花卉、山水, 其花卉妍雅动人,活色生香,深得恽寿平遗意。其山水得董其昌风趣,何绍基极称赏之。 ●尚胥里朱氏二十三世孙朱希祖,字逷先,又作迪先、逖先,清光绪五年(1879)生, 1944年卒。光绪三十一年(1905)官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史学专业。三十四年在东京与鲁迅一起随章太炎学习《说文解字》。宣统元年(1909)归国后与鲁迅同受聘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翌年改就嘉兴第二中学任教。辛亥革命后公举为海盐县民事长(县长),积极推行剪发放足、破除迷信、禁止鸦片、兴办学校等新政。旋改就省教育司任事。民国2年(1913),为教育部起草国语注音字母方案,继受聘任北京大学预科教员兼清史馆编修。在新文化运动中,朱希祖积极提倡新文学。他曾是《新青年》撰稿人之一。民国七年(1918),北京大学废科设系,朱希祖为中国文学系主任。后史学从文学系分出,朱先兼管史学系,而后专任史学系主任,讲授《中国史学概要》和断代史。民国九年,联合北大6教授上书教育部,要求推行新式标点符号,中国新式标点由此始。民国十年初,和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同年为北京大学接收历史博物馆残存内阁大库档案1502麻袋,于研究所设“明清档案整理会”。民国十五年夏,任清华、辅仁大学教授。民国十七年发起成立中国史学会。民国二十一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史研究所所长,先后撰写《南明之国本与政权》、《南明广州殉国诸王考》、《中国最初经营台湾考》、《明广东东林党传》等数十篇论文,成为我国研究南明史的权威。民国二十三年受聘为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主任。教育之余,与子朱偰对南京古迹实地调查,写出了《六朝陵墓调查报告》等专著,学者推朱氏父子为南京历史文化研究的鼻祖,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随校西迁,民国二十九年任国史馆筹备委员会总干事,3月,改任考试院考选委员会委员。后兼任考试院公职候选人检核委员会主任,在川7年,先后撰成《伪楚录辑补》、《伪齐录校补》等书。民国三十三年7月病逝于重庆,友好门生曾编印《文史杂志》专号,述其行谊。朱希祖治学广博,精于史学,旁及目录、版本、校雠金石、考古诸学,对方志学亦研究颇深,在中山大学时开设“方志学”课,并任广东通志馆纂修。一生著作等身。有《明季史籍题跋》、《战国史年表》、《汲冢书考》、《海盐文献源流》等许多专著和论文。此外还有30余种专著,200余篇论文手稿未刊。生平酷爱藏书,多达25万册。其中有明清珍刻、宋季野史、南明野史、地方志乘等善本,尝得明影抄本《水经注》,章太炎题其书房曰“郦亭书室”。还勤求博访海盐乡贤遗著,得海内孤本康熙《海盐县志》。其藏书在解放后由其子朱偰分三次捐赠北京、南京两图书馆。新编《嘉兴市志·藏书家》有朱希祖传。 ●尚胥里朱氏二十三世孙朱砚因,名端,字砚因,清宣统三年(1900)生, 1981年卒。海盐怀德小学毕业后,随父去上海求学,1922年毕业于上海务本女子中学(现上海市第二中学)。1927年经国学大师高吹万介绍师从黄宾虹学画,是黄氏得意门生,师生间常有书信往来讨论画理。1935年辑《海盐画史》,此书收录自隋朝至清末1300余年间230余位海盐籍画家小传,且所辑录的传记资料都注明出处,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这部画史由当代杰出的山水画家黄宾虹创序并题诗,经邑人张元济先生之手出版,是一部重要的海盐文史资料。海盐画风千百年兴盛不衰,《海盐画史》是明证。 ●尚胥里朱氏二十三世孙朱佳蕊,(1904年——1955年)。朱丙寿的长房孙女。1924年嘉兴初级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回盐担任小学教师,开海盐女子执教新风。执教8年后,与辛亥革命元老褚辅成之子褚凤章结婚。当韩国民族英雄金九避难嘉兴褚家,为躲避日冠搜捕,减少旁人注意,褚辅成与儿子褚凤章决定由朱佳蕊一人陪同金九回娘家置于南北湖的“载青别墅”避难,关键时刻朱佳蕊置个人生死和社会习俗于不顾,掩护金九爬山越岭,躲过军警、暗探的盘查安全到达载青别墅,在褚夫人娘家佣人的照料下,金九在南北湖安然度过了最危险的半年,为后来东山再起,完成抗日复国大业立下不朽功勋,成就了中韩友谊史上的一段佳话。现今“载青别墅”旁边新建了金九展示厅,陈列内客有图片、书籍和实物,由韩国独立纪念馆提供帮助。图片展示分金九光辉的一生、金九避难南北湖、中韩友谊源远流长三部分。其中展示的一帧大幅照片为中国女性朱佳蕊。 ●尚胥里朱氏二十四世孙朱宝镛(1906年-1996年)。朱昌颐玄孙,发酵教育著名专家。1924年毕业于东吴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在“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思想的影响下,先后留学日本、法国、比利时,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发酵工业学院,获生物化学工程师学衔。1936年回国后,曾任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工程师兼厂长。旋先后任西北联合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等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在无锡江南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食品工业系,1952—1958年在南京工学院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发酵专业,是我国第一个高校发酵工程学专业的创建者。1958年,以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为基础建立了无锡轻工业学院,任副院长,继续从事发酵专业教育。几十年间培养了大批发酵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发酵工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曾任江苏省政协第一、第二届委员,第四届常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轻工专业一组成员、轻工业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发酵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等。朱宝镛在工作岗位上一直勤奋工作到1989年,此时他已84岁,才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退休。1994年,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设立“朱宝镛奖学金”作为该院最高荣誉奖学金,2006年江南大学新址生物工程学院大楼前竖立朱宝镛半身铜像。 ●尚胥里朱氏二十四世孙朱偰 (1907年—1968年)。朱希祖长子,字伯商,著名财经专家、国学大师、文物保护专家。朱偰于北京大学政治学本科毕业,1929年赴德国入柏林大学攻经济,兼修历史、哲学。 1932年获经济学博士、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出任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偰历任南京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图书馆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南京历史学会理事。朱偰是南京古迹文物普查的第一人。在授业之余,他背着一架德国相机,从1932年至1935年,开始调查南京的名胜古迹,行走在南京的山水与历史之中,并亲自摄影和测量。在此基础上撰写出一系列论文专著。其中以《金陵古迹名胜影集》、《金陵古迹图考》、《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三部最具代表,书中的图文,均是他实地探查拍摄写就,真实记录了古迹的遗留,纠正了前人的误传,极具价值,堪称系统介绍南京历史文化遗存的开山之作。使他在南京乃至全国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后又著有《南京的名胜古迹》、《大运河的变迁》、《郑和》、《中国人民开发台湾反对侵略斗争史略》等。“反右”运动时,他因批判南京拆毁城墙一事,被打成“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又遭迫害,1968年7月含冤辞世。1978年12月平反昭雪。新编《南京简志》对朱偰给予很高评价, 2010年被南京评为3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南京人物之一。 ●尚胥里朱氏二十五世孙朱宗良,(1891年—1970年)。字尘仙,一作纯仙、尘先、绳仙,号无射。南社社员(南社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学社团。该团体于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成立,发起人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南社,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南社活动中心在上海。社员总数1180余人。1923年解体,以后又有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闽集等组织。前后延续30余年。南社以研究文学、提倡气节为宗旨,弘扬爱国热情,光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时有“文有南社,武有黄埔”之盛誉)。1911年毕业于杭州高等学堂。曾协助于右任编辑《民立报》。1915年任《民国日报》主编。1926年任广州国民政府土地厅主任秘书。1928年3月任代理南京国民政府秘书,11月改任行政院院部秘书。1931年6月转任行政院参事。1933年12月出任监察院监察委员,此后长期担任该职。1947年任粮食部征粮督导团江浙区主任委员、江浙监察区监察使。1948年曾任监察院审计部经济资源农林水利委员会委员。同年5月被选为“行宪”第一届监察院监察委员。去台湾后,仍任监察院监察委员。1970年2月9日逝世。 ●尚胥里朱氏二十六世孙朱启平,(1915年—1993年)。朱宗良子,原名朱祥麟。1933 年南京金陵中学毕业,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学预科。一二.九运动爆发,朱启平改读新闻专业。1940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自荐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当随军记者。在这期间他写下了《硫磺地狱》、《冲绳激战》、《塞班行》、《琉球新面目》、《鹰扬大海》等战地新闻。1945年9月2日,参加了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签字投降仪式。写成丁长篇通讯《落日》,这篇通讯被誉为 “状元之作”,许多记述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都转载了这篇文章,后来还被收入高中语文教材、大学新闻教材。2005年9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重新刊登了这篇通讯的全文,并加了编者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1946年,朱启平赴美国任《大公报》驻美特派员兼驻联合国记者。 1949年大陆解放前夕,虽然他的两个弟弟均在台湾政界和商界身居要职,他却毅然偕妻子经香港回国迎接解放。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朱启平又奉派赴朝鲜采访战地新闻,直至板门店谈判结束。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去北大荒劳动改造。在廖承志的关心下,1960年被调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外语。1978年,奉调香港大公报社任编辑部副主任,1979年得到平反。朱启平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变化和建设。1983年返乡,至南北湖采访,连续撰写《月是故乡明》、《南北湖揽胜》和《一个小县的设想》3篇通讯,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此后,他又建议海盐县以张元济的名字建造县图书馆。朱启平晚年侨居美国,1993年11月在旧金山病逝。中国记者协会致唁电悼念,评价他的一生是“声誉卓著,业绩斐然”。 ●尚胥里朱氏二十六世孙朱书麟,(1918年— )。朱启平弟。台湾水电工程专家,一生献力台湾电力开发。自幼景仰先贤大禹治水的功绩,因此坚决攻读水利工程,立志报效国家社会。国立中央大学水利工程系毕业后,参加电力建设,长期从事电力工程设计与建设,获日本大阪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学位。历任台湾电力公司董事、总经理、高级顾问,台湾大学教授等。朱书麟在工程学界颇具声望,曾任水利工程学会、工程师学会理事长,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著有《隧道工程》、《水电工程》、《水力发电工程》等书。1981年因主持发展台湾电力取得卓著成绩而获得工程奖章。1985年朱书麟从总经理任上公职退休,被台电与中兴工程顾问社聘为高级顾问。 ●尚胥里朱氏二十六世孙朱乃正,(1935.11— 2013.7.25)。号野斋主人、月白风清楼主,著名画家。性豁达豪放,情细腻深远。好古文,擅书法,善水墨画,精于油画。是当代颇具个性的“诗化书画家”、教育家。他开中国绘画“造境”理念用于油画创作实践之新风,是当今中国探索中西画交融的实践者和成就者。朱乃正绘画以油画、水粉画、水墨画为主,兼以丙烯、木刻。主要作品有《金色的季节》、《五月的星光》、《银色的梦》、《春华秋实》、《西风》系列、《国魂—屈原颂》等近百件,曾于国内外展出、获奖并被收藏。出版有《朱乃正水墨百图》、《朱乃正小型油画风景集》、德国出版《SIGNATUR》签名画册、《朱乃正素描作品选集》、《当代巨匠系列125—朱乃正》、《中国现代名家精品选-朱乃正专辑》、《中国油画十家-朱乃正》和《朱乃正品艺录》等数十种。朱乃正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委会主任、中国书画协会主席、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书画鉴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 下面四位也是海盐朱氏后人,因辈份不详,无法排辈: ●省政府咨询委委员朱家良,(1933年— )。三峰公支后人,我省80岁高龄的学者——被省政府连续聘任五届的省咨询委委员朱家良研究员, 自我评价:做人,淡如菊;做事,不马虎;做学问,不虚夸。媒体称他:将中央精神浙江化,将经济理论实践化,活跃在决策咨询活动的第一线,被称为“浙江首席政府经济学专家”。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朱永德,(1943.1.8—— )。浙江海盐人,中共党员,1962年从上海电影专科学校摄影系毕业后,便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从事摄影工作,先后拍摄了《新风歌》、《难忘的战斗》、《风浪》、《海之恋》、《飞来的女婿》、《牧马人》、《咱们的牛百岁》、《高山下的花环》、《日出》、《紫红色的皇冠》、《开天辟地》等10余部电影,其中《牧马人》、《咱们的牛百岁》、《高山下的花环》、《日出》、《开天辟地》、《紫红色的皇冠》等影片获得政府优秀电影奖、金鸡奖、百花奖、童牛奖及马尼拉电影节金鹰奖荣誉奖等奖项。由他担任监制的影片70余部,担任出品人的影片近50部,其中《摇阿摇,摇到外婆桥》、《青蛇》、《画魂》、《人约黄昏》、《烛光里的微笑》、《三毛从军记》、《二嫫》、《绝境逢生》、《阙里人家》、《红河谷》、《我也有爸爸》、《上海纪事》、《紧急迫降》、《冰与火》、《生死抉择》等影片在海内外多次获奖。朱永德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第一创作室主任、制片人办公室主任,上海电影电视集团公司总经理,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副总裁,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理事长。上海第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在中国电影诞生百年之际,列入国家广电总局表彰的50名优秀电影艺术家之一。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1947.10.—— )。浙江海盐人,中共党员,1968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及管理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晓明历任上海市学联副主席(第九届,1979至1983年),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副局长,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上海市浦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1995年至2003年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主任;2003年至2008年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8年至2011年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中国金融界重量级人物朱小华,(1949.9—— )。浙江海盐人,出生在上海,1977年考入上海财经学院金融系。1991年至1992年任联合国货币基金组织(美国)访问学者。与人合编有《北大荒风云录》。文革中曾作为上海知青下放北大荒--黑龙江建设兵团第五十五团,返城后任上海浦东工商银行柜员。1981年大学毕业后历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基建司计划处处长,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兼上海外汇管理局副局长。1992年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经济部副部长。1993年7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当时他年仅44岁,就成为在中国金融界呼风唤雨的重量级人物。1994年2月兼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1996年7月任光大集团董事长。 海盐朱氏传承自两大世系 朱氏族谱世系可考,历代宗祖可查,按世系分有两大系:婺源茶院朱氏世系(一至十三世)(公元880年至1236年)和尚胥里朱氏世系(一至二十七世)( 1236年至今)。 海盐尚胥里朱氏先祖直系(婺源茶院朱氏世系): 瑰---廷隽---昭元---惟甫---迪---嘉言---时平---完---炳---茂---伯达---湘---顺。 一世祖----朱瑰 朱瑰,小名古僚,字舜臣,行二十一。其父朱师古世居歙州(今安徽歙具)黄墩,生4子:长子古训,名珉,尧臣;次子古僚,名瑰,舜臣;三子古祝,名璋,字商臣;四子古佑,名邱,字鼎臣。朱瑰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唐天祜年间(公元904—907年),朱瑰奉歙州刺史陶雅之命,率兵三干防戍婺源,制置于茶院,巡辖婺源、浮梁、德兴、祁门4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天祜三年(公元906年),朱瑰受封宣、歙、池、平、苏、杭、饶、信八州观察史,于是举家迁婺源。其子孙也居于此,称婺源茶院朱氏,朱瑰为茶院朱氏始祖。茶院朱氏后裔广众,英雄能人辈出,最为显耀的有宋朝圣人朱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共和国元帅朱德,共和国总理朱镕基,等等。朱瑰于后晋天福丁酉年(公元937年)离世,享年58岁。葬婺源县万安乡千秋里三都。妻杜氏,长子朱廷杰、次子朱廷隽、三子朱廷滔。 附:全球朱子后裔在婺源祭祖 (来源:上饶日报 2010年04月05日) 2008年10月19日400余名来自中国各地及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朱熹后裔齐聚江西婺源,举行祭祀朱熹先祖的纪念活动。本次祭祀的婺源茶院一世祖,也是朱熹的一世祖朱瑰和夫人杜氏合葬墓。这是祭祀朱熹诞辰880周年活动的主要内容。据史料记载婺源是茶院朱氏的发源地。朱熹生前认定朱瑰为婺源茶院朱氏始祖,倡导修撰《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并撰写了谱序。绍兴二十年朱熹回婺源展墓,在朱瑰墓前亲 制《告婺源茶院府君墓文》。其后,朱氏子孙,均有拜祭维护。后岁月更替,此墓一度荒废,1995年海内外朱氏重修。 19日早上,来自全球各地的朱子后裔代表会集在婺源县紫阳镇香田村,隆重举行祭祀先祖朱熹的纪念活动。纪念朱熹诞辰878周年是此间举行的中国乡村旅游文化节的专题活动之一,18日,来自国内的多位朱子研究专家,世界朱氏联合会代表,以及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紫阳会”的会长、理事和400余名朱熹后裔共同召开朱熹生平和朱子学术思想报告会,在纪念朱熹诞辰的同时,探讨朱熹思想的传承与朱熹生平遗迹保护等课题。 活动结束后来自马来西亚朱氏联合会会长朱祥南表示,作为朱熹的25代孙,怀着崇敬的心情第二次来婺源祭祀,虽然马来西亚也有类似的祭祀,但没有这么隆重!台湾朱氏联合会执行会长朱金得表示,台湾祭祀跟婺源祭祀所穿服装相同但婺源祭祀更传统。他还表示以后实现三通了,两岸交流朱氏文化将更加方便! 婺源茶院朱氏一世祖朱瑰像 婺源茶院朱氏一世祖墓 朱子后裔在婺源祭祖 二世祖----朱廷隽 朱廷隽,字文智,又字文和,行八。生于后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官南唐补常侍,徽州刺史兼徽善、汉总管,后升任复州节度使,拜谏议大夫。卒于宋淳化甲午年(公元994年),享年83岁。葬婺源来苏乡安丰里汤村下园。妻方氏,长子朱昭元、次子朱昭亨。 三世祖----朱昭元 朱昭元,字至尧,又字致鲁,乳名曾老,行十五。出生于后周贤德元年(公元954年)荫袭父职,任侍卫指挥使。后契丹入侵中原,朱昭元弃官归隐,自号抽闲翁,卒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享年46岁。葬在歙县来苏乡安丰里汤村其父之墓西侧。原配德兴县冯氏十三恭人,继配金氏,长子朱惟赞、次子朱惟则、三子朱惟甫。 四世祖----朱惟甫 朱惟甫,小名道真,字专美,又字文秀,行二。出生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历官四门博士,拜谏议大夫。后隐居家乡,卒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享年76岁。葬婺源万安乡松岩里一都,地名小潋溪,称“潋溪府君”。原配何氏,继配程氏,长子朱迪(海盐尚胥里朱氏始祖朱顺出自此支)。次子朱郢、三子朱振(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朱熹及海盐白苎朱氏始祖朱荣、海盐澉川朱氏始祖朱锦均出自此支)。 五世祖----朱迪 朱迪,字顺卿,行二十一,朱惟甫长子。娶俞氏,生六子:朱永言、朱嘉言、朱贵纳、朱唐毅、朱唐英、朱汉英。 六世祖----朱嘉言 朱嘉言,字君谟,行二十八,子有二人:长子朱时中。次子朱时平。 七世祖----朱时平 朱时平,子有一人:长子朱完。 八世祖----朱完 朱完,字全初,娶汪氏,子有二人:长子朱炳。次子朱煜。 九世祖----朱炳 朱炳,字明叔,娶俞氏,子有五人:长子朱庇。次子朱茂。三子朱唐。四子朱康。五子朱庸。 十世祖----朱茂 朱茂,字大华,娶王氏,子有二人:长子朱伯达。次子朱伯成。 十一世祖----朱伯达 朱伯达,字章甫,娶程氏,子有一人:长子朱湘。 十二世祖----朱湘 朱湘,字濂道,子有一人:长子朱顺。 十三世祖----朱顺 朱顺,行十四,字文禧,号勉轩,元元贞年间任嘉兴路主薄,卒于官,是为海盐尚胥里派始迁祖。 海盐尚胥里朱氏世系表:(一至十世)请尚胥里朱氏族人不断补充:(如有补充请电邮:hynjzxf@163.com以便作更替积累)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六世 七世 八世 九世 十世 顺--------铭----君显 ------懋卿---光祖---原贞----琼------锐-----溥-------椿------环(东溪公支) ---------珮(北溪公支) -------梓 -------楠------璠 -------璵 -------樟------珙 -------玑(后山公支) -----瀚-------松------瑺(可六公支) -------璞(可三公支) -------桂------(三峰公支) -------槐------珏 -------琜 -----洪------模-------璨 -----楷-------瑭(廷瑞公支) ------玘(龙沙公支) -----栻-----球(鹤溪公支) ------玭(龙溪公支) ------璨 ------玘 ------钝-----汉------梓-------珂 ------珊(廷珍公支) ------瑚 ------瑶 -----瑛(迁居衢州) ---安贞 ---昇 海盐尚胥里朱氏世系表只表到十世十一支,各支分枝因篇幅关系略,有兴趣可到张元济图书馆查阅。 在整理家谱时,网上巧遇海盐朱氏六世祖朱瑛(我们海盐的家谱上只记载瑛:原贞次子殇。无后裔记载)后人朱国军先生(尚胥里二十四世孙),经各自保存的家谱核对,补上了海盐朱氏家谱六世祖朱瑛迁衢后那一支朱氏后人的记录:六世祖朱瑛在明永乐年间迁居衢州,其后代现主要分居在衢江区、柯城区,还有少数迁往外地的。目前这一支人口有1000人左右。 千年家训值得珍藏 纵观朱氏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才辈出,除了他们内在的修养外,不可否认,家庭的熏陶对个人的成长,起着一定的作用。朱子家训是规范其子孙行为的一个准则,今摘录于下: (宋)朱熹《朱子家训》原文: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 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 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 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 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 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 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译文】 当国君所珍贵的是“仁”,爱护人民。当人臣所珍贵的是“忠”,忠君爱国。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当丈夫所珍贵的是“和”,对妻子和睦。当妻子所珍贵的是“柔”,对丈夫温顺。侍奉师长要有礼貌,交朋友应当重视信用。遇见老人要尊敬,遇见小孩要爱护。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纪比我大,我一定远离他。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不论是得意或顺意或困难逆境,都要平静安详,不动感情。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为是细小的坏事就去做。别人做了坏事,应该帮助他改过,不要宣扬他的恶行。别人做了好事,应该多加表扬。待人办事没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务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贤才和嫉视有能力的人。不要声言忿愤对待蛮不讲理的人,不要违反正当事理而随便伤害人和动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义的财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拥护。不可不勤读诗书,不可不懂得礼义。子孙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怜恤。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难的人。这些都是做人应该懂得的道理,每个人尽本分去做才符合“礼”的标准。这样做也就完成天地万物赋予我们的使命,顺乎“天命”的道理法则。 |
端午节了,祝福悄然送至,愿你事业像龙舟一样快进,家庭像香包一
新年好,虎年大吉!祝大家2022新春快乐、阖家欢乐、万事顺遂、平
万家邀明月、除夕话团圆!朱家人网站祝全球朱氏宗亲2022新春快乐
辞旧迎新、喜迎新年,祝全球朱氏宗亲2022年元旦节快乐,身体健康
祝全球朱氏宗亲新春快乐、平安吉祥、阖家欢乐、万事如意、牛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