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多了,路好走,相信不少人都知道这句话,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熟人社会,熟人好办事。其中熟人基本上就是:朋友、战友、同学、同事等等,但比这还“亲”的人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人。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即使“宗亲”还是有亲疏远近之别。 五服,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中国封建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 由于人们对生的渴求强烈,对死后的身后事十分重视,親属们在亲人去世期间的一係列活动谨遵规矩,不可混淆,如居丧期间根据亲疏而着不同服饰,五服是仅限于亲族,名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服饰是粗细不同的丧服,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 一服主要是至亲,发丧的时候要穿最破烂的丧服。一服一定是与你有直接生养关系的,譬如你的父母,譬如你的儿女。 二服主要是兄弟姐妹,孙子孙女、亲侄子、亲伯亲叔、亲姑姑等,发丧的时候要穿较破的衣服。 三服是本家的堂兄弟、堂姐妹、堂姑等人。三服的亲戚,你的曾祖,也就是你爷爷的父亲,是大家共同的祖先。 四服是更远的,通常你们不是很近,却又都是你爷爷的爷爷(高祖)的直接后代。 五服是宗亲关系中最远的,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是四服的亲戚生养的孩子。 对古人来讲,强大的宗族是自己一生的依靠,而自己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整个家族。因此自己的命运和整个家族命运绑定在一起。 “九族”泛指亲属。但“九族”所指,诸说不同。 1、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在古代宗族社会当中,大一些的宗族里九族共上万人,小些的也数百人。 农村老话,“人穷断六亲”!你知道期中的六亲是什么意思?包含哪些嘛? 历代说法不一,大致分为以下6种: 1、指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汉贾谊《新书·六术》:“戚属以六为法,人有六亲,六亲始曰父,父有二子,二子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从父而为昆弟,故为从父昆弟;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而昆弟,故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子以曾祖而昆弟故为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为族兄弟。务于六,此之谓六亲。” 2、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姊姑、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 3、指父、母、兄、弟、妻子、子女。《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至孝也。”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也。” 4、指父子、兄弟、夫妇。《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王弼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后汉书·循吏传·秦彭》:“乃为人设四诚,以定六亲长幼之礼。”唐李贤注:“六亲,谓父子、兄弟、夫妇也。 5、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史记·管晏列传》:“上服度则六亲固。”唐张守节正义:“六亲,谓外祖父母一,父母二,姊妹三,妻兄弟之子四,从母之子五,女之子六也。”亦泛指亲族、亲戚。 6、父亲为一亲(包括父亲方的亲戚如祖父母、叔伯、姑娘--姑为父之姐,-娘为父之妹);母亲为二亲(包括母亲方的亲戚如外祖父母、舅、姨);兄弟为三亲(涵括嫂子、弟媳);姐妹为四亲(包括姐夫、妹夫);夫妻为五亲(包括公婆或岳父岳母);子女为六亲(包括媳妇、女婿)。 所谓祖宗十八代,就是你的直接(父系)祖先和后代。 自己以上称谓: 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自己以下称谓:父之子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读kun)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即:子、孙、曾、玄、来、晜(kūn)、仍、云、耳。 从小到大为:耳、云、仍、晜、来、玄、曾、孙、子、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