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朱家人网站 返回首页

朱清莙-青君堂 https://zhujiaren.com/?23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国政天月顺,官清选怀恩, 音育唐皇帝,建家施厚益, 封帅急飞相,侯门根信亮, 思禹咨昭面,祖祕祐祠前。 ... ...

日志

中华朱氏堂号知多少(朱清莙/收录)

热度 3已有 16907 次阅读2018-5-2 23:26 |个人分类:朱氏靑君堂| 转载珍藏, 朱清莙

 两朝天子,一代圣人,日月为明,朱氏至尊

一:系出颛顼,邾子开国。二:六朝望族,沛国世家。

三:凤阳起兵,洪武定鼎。四:永乐夺嫡,建文成迷。

五:封藩祖制,宗支庞大。六:广赐国姓,宾服四夷。

七:凤子龙孙,隐姓埋名。八:朱氏家族,繁荣昌盛。     

「朱氏起源」源出 : 

         朱姓始成於西周,是古帝颛顼高阳氏之后,是颛顼帝的后裔。舜时有一个大臣名叫朱彪(一作朱虎),他的后人以朱为姓。由此看来,帝舜时代就已经有了朱姓了。 一说 ; 出自「曹」姓。以国为氏。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云 。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 (金山东邹县 )。后被楚宣王所灭,其遗族以原国名去邑为「朱」氏。 二说 ;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鲜卑姓「渴烛浑」氏,「朱可浑」氏,于北魏孝文帝时南迁洛阳,改为汉字单姓「朱」氏。 朱姓是当今中国的第14大姓,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1%以上。

中华朱氏堂号: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

         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产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二是显示家族宗亲的特点,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堂号包括郡王总堂号和自立堂号。由于历史文化习俗的影响,人们在谈到和自己同姓氏的历史名人时,往往流露出一种尊崇、自豪之情。

        “堂号”也叫“郡号”,郡是行政区域的建置,也是一个姓氏发祥的本源,后世深以源远流长,惧有所失,因此立“堂号”而为信。“

        “白鹿堂”:宋朝时大理学家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所以称为“白鹿堂”。 “居敬堂”:朱熹讲学时主张'循序渐进、居敬持志'八个字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在教学方法上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居敬持志的意思是教师不但教书,还要育人;不但言教,还要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所以叫“居敬堂”。

        “折槛堂”:汉代时有槐里令朱云。当时奸臣张禹,欺君害民,作恶多端。但因为皇帝信任他,谁也不敢惹他。朱云却上朝奏本,请杀张禹,这一下触怒了皇帝,立即叫刽子手拉朱云到午朝门外去斩首。朱云却面不改色,侃侃地向皇帝摆出张禹的罪恶事实,大讲诛奸臣才能保住社稷的道理。刽子手来拉他去执刑,朱云却双手攀着金殿的门槛,道理还是讲个不完。刽子手用力拉朱云,朱云就是不放门槛,结果把殿槛扮断了,刽子手和朱云都倒在地上,皇帝被朱云的忠心和不怕强权的精神感动得醒悟过来,释放并奖励了朱云,把张禹交大理寺查办。过后大臣要派工人修理殿槛,皇帝意味深长地说:“别修了!留着他可以使我时刻检讨自己,也勉励大家都要象朱云一样敢于向我提意见。

朱氏还以“凤阳”为堂号,明太祖朱元璋后人则以明皇堂,皇明堂为堂号。

郡望

吴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吴县。此支朱氏,为沛郡一世祖朱诩之后。

沛郡:汉高帝时改泗水郡置郡。此支朱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司马朱诩。

凤阳郡:隋时置郡。此支朱氏,为沛郡一世祖朱诩之后。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此支朱氏,主要为北魏时期浊浑氏、朱可浑氏所改的朱氏后代。

吴 郡

东汉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东汉王朝分会稽郡置吴郡,治吴县(今江苏苏州),辖区包括建德以下钱塘江两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吴郡之内。隋朝灭陈国后,改吴州为苏州,吴地始有苏州之称。三国时期孙吴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另置一个吴郡,治所在乌程(吴青镇,今浙江湖州吴兴区)。此支朱氏,为沛郡一世祖朱诩之后。


沛 郡

也称沛国郡、沛县,始建于汉朝初期。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将家乡泅水郡改为沛郡,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王莽改为吾符郡,东汉改为沛国。三国魏移治沛县(今江苏沛县)。西晋还旧治,后复为郡,又移治沛县。南朝宋移治萧县(今安徽萧县)。北齐时废。早期沛郡所辖范围,包括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苏省沛县、丰县等地。东汉时改为国,后又改回沛郡,所辖地域大为缩小,而且郡治屡有迁移。此支朱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大司马朱诩。三国魏移治沛县(今江苏沛县)朱氏通称沛国,以远祖兴起发源斯地,故名。


凤阳郡

隋时置郡。治所在钟离(今安徽凤阳)。此支朱氏,为沛郡一世祖朱诩之后。


河南郡

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此支朱氏,主要为北魏时期浊浑氏、朱可浑氏所改的朱氏后代。


丹阳郡

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是我国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灭后陈后废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朝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的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一带,唐朝时期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位于江苏溧阳旁边,紧靠长江。


太康县

秦朝时期置阳夏县。隋朝时期改为太康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太康,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一带地区。


钱塘县

秦朝时期始置钱溏县,治所在灵隐山麓,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带。南北朝时期的陈朝祯明元年丁未(公元587年)改置钱溏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废钱溏郡置为杭州,移治到钱唐(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浙江省杭州市)。唐朝时期将“溏”改加“土”偏傍为钱塘。民国时期,钱塘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永城县

东汉朝时期的临睢县,晋朝时期废除。隋朝时期又改置为永城县,其时辖地在今天河南省东部,邻接安徽省。


义阳郡

三国时期曹魏国置郡,治所在今天湖北省枣阳县东南。西晋时期改置为义阳国,其时辖地在今天河南省新野县南部一带地区。


2堂号



金陵堂

以望立堂。



沛国堂

以望立堂。



吴郡堂

以望立堂。



丹阳堂

以望立堂。



钱塘堂

以望立堂。



河南堂

以望立堂。



义阳堂

以望立堂。



太康堂

以望立堂。



永城堂

以望立堂。



南阳堂

以望立堂。



凤阳堂

以望立堂。



白鹿堂

宋国朝时大理学家朱熹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所以称为“白鹿堂”。



居敬堂

朱熹讲学时主张“循序渐进、居敬持志”八个字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在教学方法上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居敬持志的意思是教师不但教书,还要育人;不但言教,还要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所以叫“居敬堂”。



折槛堂

汉朝时有槐里令朱云。当时奸臣张禹,欺君害民,作恶多端。但因为皇帝信任他,谁也不敢惹他。朱云却上朝奏本,请杀张禹。这一下触怒了皇帝,立即叫刽子手拉朱云到午朝门外去斩首。朱云却面不改色,侃侃地向皇帝摆出张禹的罪恶事实,大讲诛奸臣才能保住社稷的道理。刽子手来拉他去执刑,朱云却双手攀着金殿的门槛,道理还是讲个不完。刽子手用力拉朱云,朱云就是不放门槛,结果把殿槛掰断了,刽子手和朱云都倒在地上,皇帝被朱云的忠心和不怕强权的精神感动得醒悟过来,释放并奖励了朱云,把张禹交大理寺查办。过后大臣要派工人修理殿槛,皇帝意味深长地说:“别修了!留着他可以使我时刻检讨自己,也勉励大家都要象朱云一样敢于向我提意见。”



紫阳堂

出自朱熹(公元1130~1200年),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别号紫阳,江西省婺源县人,南宋朝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进士,宋国理宗时赠太师,追封信国公败徽国公。在哲学思想上,他从二程学说发展为完整的理学体系,为理学之集大成者。曾主持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教授五十余年,四方仰慕,弟子众多。其学派称为“程朱学派”。朱熹著作甚多,对后世影响很大。朱氏近代取“紫阳堂”,源此。 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14岁的朱氏后裔朱熹,遵照亡父朱松托孤的遗言,奉母由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北迁,定居于崇安五夫里(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里镇),投靠义父刘子羽。刘子羽时为抗金名将,后被秦桧陷害,家居乡里。但他不负好友的重托,为朱熹母子构筑楼宅于潭溪之畔,屏山之麓,朱熹遂侍奉慈母安居此地。因为,朱熹的祖籍是徽州婺源(江西婺源),有一山名叫做紫阳山,他为表示不忘先祖,故名新宅为紫阳楼,匾其厅堂为“紫阳书堂”,紫阳楼是朱熹定居近五十年的旧居,“紫阳”源于此也。



大文堂

湖北麻城朱氏一支,远祖是曹侠-朱介-朱敬则-朱师古-朱古祐,始祖为万四公三子胜祖,原名升远,于元末随父兄由乐平迁麻城县南,见麻溪河山环水绕,遂卜居于此,明初编户,更名为胜祖。是本族始祖,妣刘氏孺人,合葬麻溪北岸,亥山巳向,距祠西百步外乃合族祖山吉地。康熙丁亥年勒碑,乾隆癸丑年于碑外重立石壁,以垂久远。生子六:元亮,元善,元海,元忠,元贞,元明,义子一,伪谦。后人创谱牒时定为“大文堂”。


原创文章,作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2jiapu.com//tanghaonews/tanghaonews-20170617-13880.html

如果你也想能成为家族文史专家,有历史、文化、视频、相册资料需要分享,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

朱姓堂号有:

1折槛堂;2沛国堂;3吴郡堂;4丹阳堂;5钱塘堂;6河南堂;7义阳堂;8南阳堂;9紫阳堂;10凤阳堂;

11明皇堂;12皇明堂;13太康堂;14永城堂;14婺源堂;15新安堂;16义安堂;17遂安堂;18金陵堂;

19注经堂;20注书堂;21集注堂;22一本堂;23双井堂;24两仪堂;25四元堂;26四美堂;27四本堂;

28五凤堂;29十义堂;30百岁堂;31百福堂;32天叙堂;33秩叙堂;34彝叙堂;35彝伦堂;36明伦堂;

37叙伦堂;38敦伦堂;39敦礼堂;40敦睦堂;41敦笃堂;42敦本堂;43敦让堂;44敦仁堂;45存仁堂;

46联仁堂;47福仁堂;48仁寿堂;49在兹堂;50念兹堂;51白鹿堂;52瑞鹿堂;53虹瑞堂;54倪瑞堂;

55宗德堂;56慎德堂;57怀德堂;58培德堂;59明德堂;60树德堂;61懿德堂;62德源堂;63德彝堂;

64听彝堂;65文裔堂;66文在堂;67宜文堂;68观文堂;69绍文堂;70绍槐堂;71槐里堂;72正本堂;

73同本堂;74务本堂;75立本堂;76治本堂;77源本堂;78崇本堂;79崇道堂;80崇徽堂;81徽荫堂;

82藤荫堂;83世德堂;84世恩堂;85孝友堂;86孝思堂;87时思堂;88思成堂;89诒善堂;90资善堂;

91庆善堂;92宝善堂;93积善堂;94积庆堂;95余庆堂;96吉庆堂;97承庆堂;98承启堂;99兰玉堂;

100玉奇堂;101玉泉堂;102槐里堂;103垂裕堂;104光裕堂;105鼎兴堂;106忠如堂;107忠清堂;

108忠恕堂;109行恕堂;110居敬堂;111尊敬堂;112承敬堂;113恒敬堂;114笃敬堂;115诚敬堂;

116敬享堂;117敬义堂;118敬爱堂;119敬岭堂;120敬宗堂;121敬修堂;122修敬堂;123怀淳堂;

124怀新堂;125理学堂;126昌学堂;127培积堂;128恩亲堂;129亲睦堂;130永陈堂;131佘镜堂;

132源远堂;133澹远堂;134追远堂;135存远堂;136存素堂;137存著堂;138存厚堂;139萃涣堂;

140遗直堂;142惠迪堂;143惠均堂;144继存堂;145继述堂;146继开堂;147人和堂;148葆和堂;

149惇和堂;150畲镜堂;151树滋堂;152家声堂;153务源堂;154哲延堂;155凝祉堂;156介锡堂;

157奕载堂;158燕贻堂;159燕翼堂;160肃宗堂;162雍肃堂;163雍穆堂;164雍睦堂;165集诚堂;

166诚正堂;167宗正堂;168宝训堂;169开来堂;170柘林堂;171亚桂堂;172嘉会堂;173传经堂;

174经畲堂;175戒慎堂;176慎微堂;177勉庸堂;178赐衣堂;179亮景堂;180考亭堂;181端祥堂;

182惟四堂;183格言堂;184珍水堂;185渊武堂;186豸绣堂;187西湖祠;188胥川祠堂;189保善堂;

190乐善堂;192积善堂;193安仁堂;194忠仁堂;195仁和堂;196苏槐堂;197大文堂,198靑君堂;

199忠孝堂;200恢宗堂;201光亮堂;202荣盛堂。

         朱氏家族,繁荣昌盛,支系庞大,堂号众多,不尽完全,本人朱清莙对此搜集整理,书写的可能有重复或者笔误,敬请看到本帖的朱氏宗亲予以理解和斧正。

                      2018年5月2号戊戌年农历三月十七陕西紫阳县朱氏靑君堂·朱清莙记


路过

鸡蛋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大明天子 2018-6-22 15:13
苏槐堂东溪朱氏怎么漏掉了。
回复 朱清莙-青君堂 2018-7-6 13:37
大明天子: 苏槐堂东溪朱氏怎么漏掉了。
不好意思啊,很久没来社区了,今天才看到,我立刻加上
回复 朱标飚 2020-10-12 15:35
我们在安徽歙县横关,祠堂和小时候很多物件都是遗安堂, 我们应该是遗安堂后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发帖 导读